头皮一挠
“雪花”纷飞
社死名场面
明明认认真真洗了头
为啥头屑还是挥之不去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头皮屑”的神秘面纱,解锁护肤新技能!
脂溢性皮炎:
皮肤的“小情绪”
头皮屑老是不断,你可能是得了脂溢性皮炎,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词,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它好发于婴儿或30~60岁的成年人,喜欢在皮脂溢出多的部位“安家”,比如头皮、面部、胸骨前区、肩胛间区等。
这些地方往往会出现黄红色斑片,上面还覆盖着一层油腻腻的鳞屑或痂皮。罪魁祸首,往往是马拉色菌的定植、皮脂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当然,遗传因素、神经精神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来“凑热闹”。
从“油”开始
找出问题根源
说到脂溢性皮炎,不得不提的就是“油”。这里的“油”,指的是皮肤分泌的皮脂。
正常情况下,皮脂能够滋润皮肤,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伤害。一旦皮脂分泌过多,就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脂溢性皮炎,就得从控油开始。
解锁“优”技能
告别脂溢性皮炎
控油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告别脂溢性皮炎,还需要掌握一系列“优”技能:
√ 少吃油腻性食物,如肥肉、脂肪油、油炸食品等;
√ 少吃刺激性饮食,如麻辣烫、辣椒等;
√ 少饮酒,少吃甜食;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身体代谢,有助于毒素的排泄和病情的控制。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
洗头次数可根据自身头皮状态而定:
◇ 油性状态 1~2天洗1次
◇ 中性状态 3~4天洗1次
◇ 干性状态 4~5天洗1次
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使用过烫的水及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使皮脂腺分泌亢进,加重病情。同时,不要搔抓或用力梳头,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洁面或洗发产品,避免使用含有过多香料、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产品。轻轻按摩皮肤,用温水冲洗干净。
使用不含油脂或低油脂的保湿产品,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水油平衡,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或油腻。
可以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保湿乳液或面霜。此外,防晒也是维持皮肤健康的重要措施。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物理防晒霜,避免使用含有化学防晒剂的产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局部外用药物大致分为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这两种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 激素类药物
包括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等。
◇ 非激素类药物
包括一些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抗菌药,例如他克莫司、5%硫乳膏等。
此外,头皮复合酸的治疗可以很好地调节头皮油脂平衡、恢复头皮弱酸微环境、溶解角质、改善毛囊健康从而达到控油防脱发的目的。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类药物或抗组胺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比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西替利嗪、扑尔敏等,都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打个总结:如果你被脂溢性皮炎缠上了,控油、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局部和全身治疗一个都不能少哦!找到适合自己的护肤方法,告别“雪花飘飘”的尴尬时刻!
面对脂溢性皮炎的“小情绪”
只要掌握正确护肤技能
就能从“油”到“优”
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