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液,你们居然打胡乱用了几十年…
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5-07-04
点击数:人次

气温飙升,简直热得空调都喊遭不住,户外多待一哈,连手机都晒得非烫,生怕它都中暑了。




“还好老母亲给我准备了风油精,不舒服就闻一哈!”

“还有藿香正气水/液,稍微有点脑壳痛、胃上不舒服想吐的时候,拿出来闷一瓶就对了!”

“对嘞,还有十滴水、人丹、仁丹这些‘国民级’的防暑药,可以提前吃点预防一下!”


不瞒你们说,不要看这些防暑药大家用了几十年,但很多人真就用错了几十年!今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剂科)的药师就来跟大家详细讲一讲这些药品的用法。 


清凉油、风油精有用

但不是人人都适合


不管是清凉油还是风油精,防暑的同时还能止痒,价格还便宜实惠,简直是居家外出的必备圣品。但是,很多人对这两个药品认识并不到位,认为这两者除了名字和质地不一样,作用都差不多,甚至还可以“双雄”出击一起用。要是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清凉油、风油精从成分、功效上来说,都不太一样


首先,两者的成分不太一样。清凉油主要含樟脑、樟脑油、薄荷脑等成分;而风油精除薄荷脑、樟脑外,还含有水杨酸甲酯。


其次,两者的功效有一定差异。清凉油侧重缓解头晕、头痛、鼻塞和中暑等症状。风油精因含有水杨酸甲酯(解热镇痛抗炎药成分),更适用于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炎症反应,以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


图片

清凉油、风油精不是人人都能用


虽然便宜、易携带,但清凉油和风油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尤其是以下情况的人群就不能用——


01

皮肤烫伤、损伤或有溃疡时。



有人烫伤了就是习惯性地要去擦点清凉油,以为用点“清凉”的药膏会帮助降温,但这样做反而错了,使用后会刺激伤口并延缓愈合。


02

 容易过敏的人。



清凉油、风油精一样可能会让人过敏,用完后如果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应该马上停止使用,如果小盆友人生第一次使用,建议可以涂一点点在皮肤上,观察至少半天没有出现异样再用。


03

 孕妇和三岁以下孩子慎用风油精。


藿香正气水/液、十滴水有用

但不是所有中暑都有用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十滴水,这些都是夏季常用的中成药,尤其是天气热、脑壳痛,感觉有点中暑时,喝一瓶感觉立即就稳起了。这两种药的确可以缓解轻微中暑,但是,很多人也用错了!


“不可能!从小用到大,有啥子会错的嘛!”


不信哇?来问大家几个问题——

首先,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哪个含有酒精你晓得不?

其次,都是中暑,阳暑和阴暑分别该选哪个药,你搞得清楚不?

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十滴水,孕妇、娃儿能不能用,你整醒豁没?

如果这些问题你们答不出来,那就好生把后面的内容看完!

01

这两类药 有的含酒精有的不含



首先,从成分来认识下这两类药物——

图片


藿香正气水/液


主要含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茯苓、白芷、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等,其中藿香正气水一般都含有酒精

图片


十滴水


主要含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辅料为酒精。

“这样看来,多多少少都有点酒精哇?”


答:不,这两类药物都有不含酒精的选择。比如藿香正气类药物,就不仅仅是我们最常见的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还包括了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而十滴水也不仅只有水水药,还有十滴水软胶囊


其中,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一般都含有酒精,要特别注意服用的时候不要和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等)、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药在一起用,否则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用药后饮酒,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等情况)


而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十滴水软胶囊等是属于不含酒精的,对酒精过敏人群,或老人、儿童,就可以选择这一类。


02

藿香正气类药物,不适用所有中暑



中医上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主要是指因为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导致,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等。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中暑情况。


而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因为错误的方式解暑而引起。比如从高温的户外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比如在出了一身汗之后立即洗冷水澡、喝冷的饮品,引起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主要表现为畏寒头痛、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口渴咽干、四肢酸痛、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藿香正气类药物适合用来治疗阴暑,不适用于治疗阳暑,但大家往往都是在出现阳暑的情况下去用它,所以说,喝了那么多年的藿香正气水/液,你都喝错了!


阳暑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用十滴水治疗。但如果整个人已经很不舒服了,甚至已经出现高热、晕厥等热射病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拖久了会有生命危险。

03

使用这两类药物 要注意这几点



在服药期间,忌烟、忌酒、忌辛辣、忌生冷、忌油腻食物,反正就是喊吃寡淡点;

服药期间,不要同时服用滋补性的中药;

孕妇不能用十滴水;

藿香正气水不建议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中暑了,在服用藿香正气水/液、十滴水3天后症状还没缓解的,要马上去医院就诊。



仁丹和人丹有用

但大家经常打胡乱吃


仁丹和人丹作为另外两种“解暑”的常用药,大家的使用误区也不少,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仁丹=人丹,还经常混起用。天老爷啊,人家字都不一样,是两种药的嘛,它们在成分、功能、安全性上都不能划等号。


老规矩,先来看看成分



相同的成分:



仁丹和人丹都有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和冰片。


不相同的成分:



仁丹有陈皮、檀香、砂仁、豆蔻、丁香、广藿香叶和朱砂。人丹有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和丁香罗勒油。


再来看看功能:


仁丹:



清暑开窍。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人丹:



驱风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


最后看看安全性:


仁丹:



含有毒性中药朱砂(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孕妇禁用;服药1天症状无改善,就要去医院就诊。


人丹:



含有樟脑,婴幼儿和孕妇禁用;脾胃虚寒泄泻者(即长期拉肚子、排便稀的人)慎服。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 应去医院就诊。


提醒:仁丹和人丹不建议一起服用



重要提醒


以上这些药,主要是起一些预防中暑的作用,或者轻度中暑时使用。如果已经中暑了,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嗜睡、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甚至休克症状,或者有轻度中暑超过三天症状没有缓解,建议还是去医院看看更稳妥些。


预防中暑做好这几点更有用


比起热得不舒服了到处找药吃,我们更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中暑,在高温天气可以从这些方面注意——

图片


1. 空调风扇该开就要开。




有些老辈子为了节约几个电费,再热都舍不得开空调、吹风扇,要知道真的热出毛病了,去医院花的钱可远远超出你那点节省的电费。要注意风扇不要一直对着吹,风力也不要太大。

图片


2. 孕产妇和奶娃儿可以用空调。




特别是孕产妇,因为她们的基础代谢率,比一般人高25%。实际上会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不过在吹空调的时候,室内温度调节在25度左右、避免风向直接吹向孕产妇和宝宝就可以了。

图片


3.避免突然的“温差”。




避免突然从较低温度的空调房间到室外高温环境,或者从高温环境迅速回到空调开得较低的室内。两个环境相差10℃以上,身体适应不到容易中暑。

图片


4.多喝水,每天至少2~3升。




但注意了哈,不是喊大家猛灌冰水,冰水进入胃肠道后,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导致血液供应减少,容易引发腹痛、腹泻、胃胀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腹部绞痛。最好是选择温热或常温的白开水,这个最解暑。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少量多次喝水。

图片


5.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贪凉。




不要贪凉吃太多冰镇饮料、水果、冰品这些,胃肠道受不了就要发烧、肚子痛、拉肚子、呕吐,脱水了更容易中暑。

图片


6. 室内也要注意预防中暑。




不仅注意室外高温环境,室内湿热环境也要注意谨防中暑,尤其是厨房,一定要保持通风。

图片


7. 特殊人群少出门。




年老体弱者要注意控制好基础疾病,天气太热建议少出门,即使要外出,也要戴遮阳帽或打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