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部署,压实责任链条。镇党委、政府召开防汛专题调度会,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准则,细化镇、村、组三级应急预案,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的责任体系,明确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分工,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人。
(二)“减”少风险,排查整治隐患。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等50余人,对低洼易涝地段、河道堤坝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闭环管理,完成12处隐患整改。同时,利用微信群、村广播推送天气预警和防汛知识,累计发送信息120余条,提升群众防灾能力。
(三)“乘”势聚力,强化联防联控。构建“政府主导、村集体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群众支持”的防汛格局,统筹应急、水利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发动党员群众参与24小时值守,组建镇村应急救援队伍,联合网格员成立义务巡逻队。累计出动巡逻400余人次,劝阻危险行为20余起。
(四)“除”患固本,完善应急体系。开展3次防汛抢险培训与演练,提升队伍实战能力。更新防汛物资,在各村设临时存放点。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采取“领导带班专人值守”模式,确保汛情险情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