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6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函(A)
来源: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5-08-26
点击数:人次

朱海军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第15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强化人才培育,提升发展能力

(一)提升村级“两委”履职水平。近年来,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每年组织全县村“两委”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涵盖农村政策法规、集体经济运营管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题,邀请行业专家及优秀村支书授课,分享经验案例。通过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拓宽干部视野,明确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二)实施三级“联训”培育新农人。根据省级资金文件及任务要求,我县于2023年9月出台实施方案,建立“省级示范 市级专项 县级覆盖”三级联训机制,重点设计粮油生产关键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等模块化课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农民。


2024年,大竹县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聚焦大豆玉米提单产、油菜产业及机械化生产等领域,分层分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通过“分段化、专业化、模块化”培训模式,组合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与实践观摩等形式,2024年全年高质量培育908人,其中省级调训13人(含领军人才5人、经理人8人)、市级带头人9人、县级三类人才886人,完成粮油稳产保供培训占比86.5%,学员满意度超90%。

二、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动力

(一)聚合资金资源,夯实发展根基。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竹县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投入达11296万元:2017 - 2018年,向原70个脱贫村投入村集体经济周转资金510万元,每村6 - 9万元;2018 - 2024年,申请中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8600万元,助力75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原70个贫困村2186万元产业扶持基金,按要求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2025年正在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00万元,支持8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每村150万元。

(二)细化政策举措,释放发展活力。集体经济是特殊的发展主体,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发展需要也建立了公司,关于产业发展的一些措施也同样适用于公司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是印发《大竹县支持苎麻产业突破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八条措施》。2024年起,县级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苎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种植扩面品改、鼓励购置打剥及烘干设备、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储(按每吨500元补助交售原麻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印发《大竹县稻渔产业发展九条措施》。鼓励村组干部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小龙虾养殖、稻虾综合种养、珍珠蚌养殖产业经济实体。村组干部兴办的,财政投资自建基础设施且产业达50亩以上,或经营主体自建基础设施且产业达5亩以上,连续经营超3年,每年补贴0.3万元,补3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年盈利超10万元,当年奖2万元。三是印发《关于加快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新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达1000㎡以上的,按30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一次性投资设施设备在200万元以上的,按3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四是农机购置补助,2024-2026年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补贴机具涵盖22大类101个品目,执行中央和省补贴标准,不同主体(农民、合作社、生产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分别补贴8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的标准。

三、拓展项目支持,拓宽发展路径

(一)争取项目承接,增强发展动能。《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第六章扶持和监督中的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委托和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入的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按照程序争取农业发展相关小型项目,同时,建立监督机制,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与资金使用的规范透明。

(二)优化农资服务,实现产销对接。依托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等平台,探索农资统一采购与销售。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按程序成立农资服务中心,直供物资、农资、粮油,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统一收购销售农产品,按比例分成,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如乌木镇广子村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 供销社 专业合作社 广竹公司”的“三社合作”模式,整合资源,实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

(三)组建劳务队伍,拓宽增收渠道。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实际与市场需求,有序成立建筑工程队、家政劳务队、农业劳务队等。相关部门提供劳务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对接等支持,助力劳务队提升服务水平、拓展业务渠道。以大竹县月华镇蔡家庵村为例,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大竹县佳赢祥劳务有限公司,村集体入股,业务涵盖多领域,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建立激励机制、规范组织架构等举措,带动就业增收。目前,公司登记在册劳务人员400余人,带动426人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6.4万余元,实现村集体、公司、农户三方共赢,为其他村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