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
来源:信息公开办
发布日期:2018-11-19
点击数:人次

​竹府发〔2018〕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7〕48号)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意见的通知》(达市府函〔2018〕34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和建设,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两区”的重要意义

    “两区”划定和建设是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划定“两区”,既是国家战略,又涉及全县农民的根本利益。2017、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为此,选择优质地块划定并建设好“两区”,既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粮油生产适度规模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严格落实“两区”划定重点工作

    (一)细化分解目标。市政府下达我县“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划定任务78万亩,包括水稻生产功能区6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18万亩,小麦生产功能区12万亩(小麦和玉米复种区6万亩,小麦和水稻复种区6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油菜生产保护区20万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重叠)。由全县51个乡镇(街道)完成2018年78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要求(详见附表1、2),切实抓好工作方案的制定,细化分解任务到村社,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应划尽划。

    (二)严格划定标准。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川府发〔2017〕48号精神,严格落实“两区”划定相应条件要求,将符合标准的地块划入“两区”建设范围。特别是已建成水库灌区、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常年实施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农建综合示范区和具有较大生产潜力的地块,不得遗漏。

    (三)落实划定工作。按照市上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度全县全面完成划定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农林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编制“两区”划定工作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做好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等相关规划衔接,及时落实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划定作业。以国土二调数据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将划定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地块面积、作物类型、经营主体等信息,切实将“两区”画在图上、落到地上。

    (四)上报划定成果。各乡镇(街道)完成划定任务后,在30个工作日内向县人民政府申请核查验收,并在公示无异议后,将有关情况报送县农林局、县国土资源局。全县完成划定任务后,在30个工作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申请核查验收,并按要求在公告公示无异议后,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同时抄送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住城局、市水务局。由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两区”划定成果的核查验收工作,在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经市政府同意,上报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

    三、全力确保“两区”划定工作质量

    (一)务必加快推进。“两区”划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要求、压实责任、加快推进。

    (二)务必把握节点。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务必抓好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两区”划定工作。要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图件测制”环节所有工作,要及时启动,力争尽早开展实质性划定工作。

    (三)务必保证质量。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搞好宣传发动、人员培训、摸清底数等工作,定期组织研究划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切实将“两区”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建档立卡、上图上库,做到数量划足、质量划优、图地挂钩。

    四、大力推进“两区”建设

    (一)突出生产能力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为依托,因地制宜加大“两区”范围内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科学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现“两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二)强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实施支农项目、开展农业经营性社会化服务,构建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5年内,“两区”适度规模经营率比全县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以上,成为粮油规模经营新机制、新模式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突出绿色高效发展。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大增产技术模式攻关集成力度,推广使用绿色发展机械化技术,提升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一控两减”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永续健康发展。水稻生产功能区重点推广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玉米生产功能区重点推广青贮饲用玉米,油菜生产功能区重点推广“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着力改善“两区”粮油结构和品种品质。

    五、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县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县委县政府已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竹县“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林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农林局、县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两区”划定工作日常事务。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部门分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行政区域内“两区”划定、建设和管护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县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将相关政策资金集中投入“两区”建设,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县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政策谋划和项目支持,会同有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县财政局要对“两区”划定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支农资金分配管理改革,强化资金供给保障。县农林局、国土资源局将负责我县做好“两区”划定规划,做好“两区”划定上图入库工作。金融部门要创新和完善“两区”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三)严格督导考评。县级有关部门要定期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划定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要定期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划定工作进展情况,做到每月有月报、年终有总结。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划定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形成督查报告上报县政府,适时通报全县,并将“两区”划定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评和年度目标考评,考评结果与涉农资金项目挂钩。

 

    附件:1.大竹县“两区”划定建设任务表

          2.大竹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目标责任清单

 

大竹县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11日        

 

    附件1

                                   大竹县“两区”划定建设任务表

 

 

行政区域

“两区”

占地面积

(万亩)

粮食生产

功能区占地面积

(万亩)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万亩)

油菜生产

保护区建设任务

(万亩)

复种与重叠

面积(万亩)

水稻

小麦

玉米

小麦

玉米

重合

面积

小麦

水稻

重合

面积

油菜

粮食

重合

面积

大竹县

78

78

60

12

18

20

6

6

20

 

 

 

 

 

 

 

 

 

 

 

 

 

 

 

 

 

 

 

 

 

 

 

 

 

 

 

 

 

 

 

    附件2

 

                                 大竹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目标责任清单

 

编号

责任内容

责任单位

1

全县基本农田划定

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

2

全县林地划分

县农林局、各乡镇

3

全县承包土地详查资料、全县土地等级调查报告、主体功能区规划

县农林局

4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及已认定高标准农田资料

县农林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

5

全县土地利用现状成果资料

县国土资源局

6

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

县农委

7

水资源保护区域规划

县水务局

8

城乡规划资料

县住建局

9

交通建设规划

县交通运输局

10

气象资料

县气象局

11

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

县发改局

12

遥感正射图像资料

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