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解读
竹府办〔2021〕1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3日
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
(2020—2025年)
为提升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达市府办〔2020〕2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抢抓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以“建设秦巴药库、打造康养天堂”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建设“2基地+1中心”(即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生态康养基地和中医医养服务中心)战略,到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中药材线上线下流通贸易额达5亿;中医医疗服务收入达到2.5亿元;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1个;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100%以上,治未病科室标准化率达100%。
二、重点任务
重点实施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品质提升、现代化集群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流通体系完善、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八大工程,推动我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我县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评价、选育、认证、保护与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中药材资源信息统计工作,建设大竹县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与国家、省、市网络连接,动态监控我县中药材野生和家种资源,及时提供预测预警信息。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划定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建设中药博物馆。
(二)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标准化基地。按照GAP标准新建1个道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对现有基地实施改造提升,配套完善道路、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药材良繁基地。遴选推广道地特色适生品种,优化中药材品种结构,培育1个以上优质种子种苗专业化经营公司。构建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中药材专家服务团队,规模基地建立专家服务小组,加大对基层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和中药材业主培训力度,制定、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全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联合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养殖)联合社、中医药企业联盟;支持医疗机构和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定制药园”,构建“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机制。
(三)中药现代化集群发展工程。引进优质中医药生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突出我县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延伸中医药产业链。力争开发一批具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或功能饮品、药膳配方饮片;大力发展中药天然精油、化妆品、洗浴品等日用品;开发、使用中医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中医体检、经络健康辨识仪等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三类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加强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引进力度。
(四)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鼓励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科研创新示范基地;搭建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优化技术支撑,加快建设大竹县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产业创新技术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设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站。鼓励园区积极创建检验检测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及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创新药物、中成药大品种和传统经典制剂二次开发等研究。全面提升大竹中药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
(五)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建设从中药材种植到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帮扶一批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互联网+中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着力打造“秦巴道地药材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线上交易;发展壮大一批产区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提高大竹县中药产品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销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和展示我县中药产品特色和优势。
(六)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中医院为主体,组建中医医共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诊所,鼓励发展中医连锁诊所。巩固大竹县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建设成果。
(七)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程。建立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康复疗养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预防保健、中医药康复等特色服务。支持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公立中医医院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养老机构以及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新建、托管、协作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中医医养结合机构。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项目建设。
(八)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依托优质旅游资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推出一批以中医药养生文化、疗养康复、药膳食疗、药用植物观赏、森林康养等为特色主题的健康旅游产品。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定期研究解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全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完善支持激励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大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扶贫开发局等相关部门要综合运用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快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中医药人才,做好人才的交叉培养。加快大竹县名中医团队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着力培养中医预防、养生、保健、中药栽培、炮制等中医药技能型人才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普宣传、服务贸易等复合型人才。加大中医药大健康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
附件: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
附件
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
序号 | 重点工作 | 具体内容 | 牵头单位 | 建设期 |
1 | 中药材资源保护 利用工程 | 编制《大竹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大竹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 县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 | 2021年前 |
重点保护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天然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设立保护小区、保护点;县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生长情况,确定其禁采区和禁采期,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并设置保护标志。 | 县自然资源局 | 2025年前 | ||
中药材资源信息统计及动态监测平台。 | 县林业局 | 2025年前 | ||
中药博物馆建设。 | 县卫生健康局 | 2025年前 | ||
2 | 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 | 建设金槐、吊瓜GAP标准化生产基地。 | 县农业农村局 | 2025年前 |
组建县、乡(镇)中药材技术服务专家团队。 | 县农业农村局、教科局 | 2020年 | ||
成立中药材种植(养殖)联合社、中医药企业联盟。 | 县经信局 | 2020年 | ||
3 | 中药现代化集群 发展工程 | 大宗中药材趁鲜切制产地初加工。 | 县农业农村局 | 2025年前 |
天然植物药提取、功能食品、大健康产品深加工产品企业培育。 | 县经信局 | 2025年前 | ||
4 | 中医药科技创新 驱动工程 | 建设大竹县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创新药物、中成药大品种和传统经典制剂二次开发等研究。 | 县教科局 | 2025年前 |
5 | 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 | 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饮片、包装、仓储、运输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县经信局 | 2025年前 |
“互联网+中药”建设。 | 2025年前 | |||
秦巴道地药材交易平台建设。 | 2021年前 | |||
6 | 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工程 | 川东北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医联体建设。 | 县卫生健康局 | 2022年前 |
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建设。 | 2025年前 | |||
中医连锁建设。 | 2025年前 | |||
中医应急能力建设。 | 2025年前 | |||
大竹县中医院巩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建设成果。 | 2022年前 | |||
医疗机构中医处方率、中医门诊率、中药药占率(含饮片、中成药、制剂)提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 2025年前 | |||
7 | 中医药健康养老 服务工程 | 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建设;县中医院治未病大楼建设。 | 县卫生健康局 | 2024年前 |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设。 | 2025年前 | |||
8 | 中医药健康旅游 示范工程 | 建设森林康养基地。 | 县文旅发展中心 | 2025年前 |
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 | 2025年前 | |||
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项目。 | 202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