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3-06-13
点击数:人次

《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竹府办〔2023〕16号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经开区管委会:

现将《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13日

 

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我县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防治格局,切实提高我县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按照《四川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县复审工作有机结合,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预防控制慢性病发生的生活环境,减少慢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利影响。通过在全县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慢性病的危害,遏制慢性病上升趋势,建立有效、可行、规范的综合干预模式和综合防控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1.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2.通过示范区建设工作,逐步完善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达到慢性病综合防控标准。

3.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降低慢性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负担,减少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负担增长,达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标准。

5.探索适合我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健身场所设施配备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2.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与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县复审工作紧密结合,建设健康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3.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全县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4.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

5.探索适用于我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三)主要指标

1.强化政府投入。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决算管理,经费预算执行率100%。政府预算的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相关部门履职合格覆盖率达100%。

2.强化环境建设。按照标准开展健康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要求标准化健康社区达到30%以上;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分别达到5个以上;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分别达到3个以上;推行健康超市、健康社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3.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使全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30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0%以上;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达到5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

4.强化行为养成。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0%;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以上。

5.强化筛查发现。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达到100%;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9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到90%以上。

6.强化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慢性病人群的管理,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均达到70%以上。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均不低于65%。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制定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县长任召集人,县级相关领导任副召集人,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31个乡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详见附件1),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报告。

(二)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强化防控队伍建设。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健全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有效整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科室,负责指导全县各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定期组织本院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同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专业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辖区慢性病防控工作。

(三)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健康生活环境。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建设工作,在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公共体育场地。各中、小学校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标识,禁止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单位建设活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

(四)强化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教育。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定期宣传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县级各部门、乡镇(街道)要在健康主题日开展社会性大型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在各村(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教育系统要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五)强化疾病监测工作,定期发布防控信息。完善覆盖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包括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及肿瘤随访登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充分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四川省健康档案云平台,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综合运用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及社会因素调查,收集全县人口、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等基础资料,分析、掌握全县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行动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调查报告。

(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全民预防保健推动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及健康指导。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七)深入推行中西并重,发挥中医治疗特色。在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推行中西医并重,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药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八)建设借力“创卫”复审,创新慢性病防控机制。将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创卫复审”有机衔接整合,进一步夯实慢性病防控基础,以达到1 1>2的实际效果。通过与文明城市建设、“创卫”复审有效整合的条件下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我县逐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经验。

(九)规范慢病防治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各基层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全县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3月—4月)。制定大竹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详见附件2),明确各部门职责。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建设实施阶段(2023年5月—9月)。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照实施方案及目标任务,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认真开展建设工作;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联席会议,同时组织人员对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限期整改,推动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23年10月—11月)。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照标准全面评估建设效果,深入开展县级自查,下发整改意见书,落实整改责任,完成整改任务;总结成功做法,推广典型经验,提交评估资料,做好省级验收评估准备。

第四阶段:验收阶段(2023年12月)。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单位)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资料收集归档,充分做好软硬件准备工作,迎接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评组的检查验收。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24年1月至以后)。巩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长效防控机制,每年报送上一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及支撑性资料,做好复审准备工作,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五、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要细化职责分工,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建设工作。各乡镇(街道)及县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专(兼)职负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定期向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财政保障,鼓励社会参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是县委、县政府近两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并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县财政局要将慢性病综合防治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决算管理,给予相应比例的配套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经费。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慢性病防控工作,充分利用社保基金和社会公益资金等资源,逐步满足慢性病防控需求,形成多元化的慢性病投入模式。

(三)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工作。坚持把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县复审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提升工作效率。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单位重点工作,根据我县实施方案结合卫生县复审工作实行定责定岗,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建设达标。

(四)规范资料收集,交流先进经验。各乡镇(街道)、县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本部门(单位)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过程中的文字和图片等档案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形成专卷,确保建设工作经得起检验。同时各单位要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在建设工作专班召开联席会议时进行交流,相互探讨,总结出一套大竹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思路。

(五)加强督查指导,严格逗硬考核。县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要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根据建设工作相关要求,定期不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及县级各相关部门进行督查暗访,定期通报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并将督查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县级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示范区建设工作不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任务落实不及时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1.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专班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2.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技术指导专家组

3.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专班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一、专班成员名单

召集人:何长华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召集人:曾姝姝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庞启来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席

王  晴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陈  阳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保华   副县长、公安局局长

顿儒萍   副县长、红十字会会长

李尚桃   副县长

刘高超   副县长

陆世斌   副县长

张玉平   副县长

成    员:县政府办公室、大竹经开区管委会、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县医保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政府绩效办、县文旅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工作专班人员因工作调整或职务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自行递补,履行相关职责,不再另行发文。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林可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于飞同志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禹华明同志和县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袁东娅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承担示范区建设管理日常工作,负责示范区建设相关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监测评价和资料收集报送等工作。联络人员:周波,联系电话:15182876678。

二、成员单位共同职责任务

1.有工作专班、建设方案、工作计划、总结及活动记录,建设资料收集整理规范完整。设专兼职联络员,负责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做好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活动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建设促进身体互动的支持性环境,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锻炼不少于20分钟。

4.至少每2年为职工提供一次健康体检,主动发现高危人群和患者,主动与居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纳入慢病管理。

5.落实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党政机关、卫健系统、教育系统和文体系统各单位全面建成无烟单位;其他系统每年在本系统至少新建设1家无烟单位(如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等);15岁以上成年人群吸烟率控制在20%以下。

6.以上资料须及时报工作专班办公室备案。

三、成员单位具体职责任务

县政府办公室、县卫生健康局:制定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大竹经开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协调经开区入驻企业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各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组织建设10个健康单位,全县40%的社区达到健康社区标准;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委宣传部:负责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氛围营造;负责组织县有线电视频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录播常见慢性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在有线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设健康专栏,登载健康知识和活动信息;对全县各类健康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和报道;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每月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不少于2次;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发展改革局:结合我县实际,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经信局:负责组织工业企业开展工间操以及符合单位特色的健康竞赛活动,倡导30%有公共体育场地的工业企业向社区居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学校慢性病防控队伍;开展健康学校建设,组织开展慢性病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学生健康体检、体质监测工作及肥胖、近视、吸烟等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学校实施全面禁烟工作,推动机关和全县所有学校达到无烟单位标准;负责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公安局、县统计局:负责按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要求,提供全县社会经济、人口等相关数据。

县民政局:负责县域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备辖区老年人养老床位;对因健康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开展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协助县卫生健康局开展死因监测工作;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财政局:负责做好建设工作有关经费保障,及时落实配套经费并对款项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决算管理,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实现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住建局、县综合执法局:负责将全民健身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健身场所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合理规划建设县城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建设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一条街;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督促车站等公共场所利用宣传栏、广播、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持续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更新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宣传标语,督促落实控烟工作,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吸烟;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文体旅游局、县文旅中心:负责制定全县全民健身活动计划,推进全县健身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全县性的群众健身活动和比赛;积极倡导步行、骑行等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促进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健康社团、协助健康步道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将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体育、文化场所实施全面禁烟工作,推动机关达到无烟单位标准;组织建设健康酒店5个;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牵头制定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各项技术方案;承担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技术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并为各单位开展的培训活动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健全系统慢性病防控技术队伍,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相关知识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管理工作,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诊疗信息互联互通;组织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调查;负责医疗机构烟草控制和监督工作,开展无烟医院建设工作;组织开展项目效果评估工作。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县复审工作融合开展,推动全县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县创卫办(爱卫办):组织开展无烟单位建设工作,为全县烟草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全县所有的党政机关、学校、文体场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达到无烟单位标准;

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负责做好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相关食品安全指标达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准;制定餐饮、药品销售行业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食品药品企业开展相关建设活动;开展健康培训,宣传健康信息;组织建设5个健康餐厅(酒店)、5个健康食堂和3个健康超市,协助开展“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专项工作;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医保局: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慢性病补偿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有力开展;协助县卫生健康局开展心脑血管、肿瘤、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监测工作;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总工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负责建立职工体检制度和工间操活动制度,积极督促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至少每2年开展一次职工健康体检,每年至少开展1次健身竞赛活动;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团县委:负责组织开展青年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县妇联:不定期举办女职工健康主题讲座,开展巾帼文明健康宣传等活动。

县残联:负责对残疾人等有健康困难的人群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结合康复体育进家庭工作,为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器材,鼓励残疾人参加康复训练;在残疾人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在有线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设健康专栏,登载健康知识和活动组织信息;对全县各类健康主题活动进行宣传和报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

县政府绩效办:负责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严格目标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学校、无烟单位等建设工作,探索总结工作方法与模式;协助开展辖区内慢性病防控工作;在辖区各村(社区)设立健身场所、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健康自助检测点;定期组织辖区居民参加健康讲座;配合开展慢性病和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村(社区)健康巡讲和其他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按照建设评价标准,辖区所有的党政机关、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无烟单位标准、40%的社区达到健康社区的标准;辖区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每个乡镇(街道)撰写慢性病防控特色案例1个。

 

附件2

 

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  长:袁冬娅   县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技师

副组长:周  波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叶明兰   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主任医师

李代银   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科科长、

副主任医师

张玉华   县疾控中心党建办主任、主任医师

黄文强   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婷婷   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小勇   县中医院内一科主任、副主任中医

雷  斌   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附件3

 

大竹县建设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指标

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分值

评价方法

责任单位

一、政策发展(60分)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18分)

1.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明确并落实部门职责,建立完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

1)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召集人),明确各部门职责,2分;其余0分。

5

查阅资料、现场询问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及成员单位

2)设立示范区建设工作办公室,1分;其余0分。

3)每年召开1次及以上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工作会议,1分;其余0分。

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召开联络员会议,1分;其余0分。

2.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分;其余0分。

3

查阅资料

县发改局

2)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分;其余0分。

县政府办、县卫生健康局

3.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抽查5个部门制定落实相关健康政策情况。

5

随机抽取5个部门的相关健康政策落实情况,抽查2个部门员工,询问对本部门政策知晓和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1)凡制定并落实,每个部门得1分,满分5分。

2)制定但没有落实,每个部门得0.5分。

4.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示范区建设多部门联合督导。

1)每年组织2次由5个及以上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每次得1分;低于5个部门参与得0.5分。对于在政府主导下采用第三方督导的,每年组织2次,每次得1分。

5

查阅资料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2)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3个基本运行机制情况,每个机制分值为1分。

随机抽取1—2个参与部门的负责人,询问3个机制的落实情况

一、政策发展(60分)

(二)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10分)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决算管理。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决算管理,各2分,共4分。

5

查阅资料

县财政局

2)经费预算执行率100%1分;其余0分。

2.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1)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3分;其余0分。

5

2)慢性病防控经费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2分;其余0分。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11分)

1.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

1)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工作,2分;其余0分。

2

查阅相关部门的年度计划和年终评价的相关资料

县政府绩效办

2)抽查5个部门执行情况,发现2个及以上部门没有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者不得分。

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

2.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

抽取5个相关部门职能科室,询问相关职责知晓与执行情况。部门履职合格的覆盖率达100%5分。

5

查阅资料、现场询问

县政府绩效办、各乡镇(街道)

3.采用多种形式获取群众对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采用多种形式获取群众对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形成相关评价报告,4分。

4

(四)辖区政府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21分)

1.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1)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3分;其余0分。

5

查阅资料

县政府办、县卫生健康局

2)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2分;其余0分。

2.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5年下降≥10%8分;5%—10%3分,其余0分。

16

查阅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2)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降至205.1/10万及以下,4分;205.1-209.7/10万,2分;高于209.7/10万不得分。

3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降至9.0/10万及以下,4分;高于9.0/10万不得分。

二、环境支持(35分)

(一)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9分)

1.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1)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30%1分;30%以下0分。

5

查阅健康支持性环境名单,现场随机抽取每类一个现场查看

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2)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每类不少于5个,每类1分;每少1个扣0.5分。

3)现场调研发现每类中有1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复审:健康社区覆盖率逐年增加5%或达到40%及以上,1分。

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每年增加2个或每类达到10个及以上,每类1分,每年增加未达标者该类不得分。

2.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1)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街区、超市、社团等,每建设1类,1分,满分4分。

4

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县文旅中心

2)现场评估发现1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复审:健康步道、小屋等数量逐年有增加或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每类2分,满分4分,未达标者该类不得分。

(二)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4分)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1)设置健康检测点的机构覆盖率达100%1分;其他0分。

4

查阅资料,并现场查看信息系统

县卫生健康局

2)检测结果进入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利用。1

3)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机构比例≥50%2分;30%—50%1分;30%以下0分。

(三)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11分)

1.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社区15分钟健身圈/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并现场查看

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文旅中心

2)设备完好100%0.5分;其余0分。

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0.5分;其余0分。

2.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

1)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100%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走访辖区居民了解开放情况

2)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30%1分;30%以下0分。

二、环境支持(35分)

(三)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11分)

3.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

1)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80%1分;80%以下0分。

2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县经信局、大竹经开区管委会、县文旅中心、县总工会、各乡镇(街道)

2)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至少1次健身竞赛活动,1分;未开展不得分。

4.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1)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1 分;100%以下,0 分。

2

查阅资料

县教育局、团县委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50%1分;50%以下,0分。

5.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3分;35%—40%2分;35%以下 0 分。

3

查阅资料

县文旅中心

(四)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11分)

1.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2分;95%—100%,1分;95%以下0分。抽查发现1个单位不合格,不得分。

2

查阅资料、现场随机抽查

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大竹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2.禁止烟草广告。

辖区未发现烟草广告,1分;其余0分。

1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

1)覆盖率均达100%2分;100%以下0分。

2

2)抽查发现1个单位不合格,不得分。

4.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并提供简短戒烟服务。

1)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的医疗机构覆盖率≥80%1分;80%以下0分。

2

查阅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2)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医疗机构覆盖率100%1分;100%以下0分。

5.降低辖区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

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0%4分;20%—25%2分;≥25%不得分。

4

复审: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5年降低10%以上,4分;5年降低5%—10%2分,其余不得分。

三、三减三健专项行动(20分)

(一)开展专题宣传。(5分)

1.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主题日(周)主题宣传(2分)。

1)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

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健康局、县文体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

2)开展全民营养周、中国减盐周、世界爱牙日、世界骨质疏松日等三减三健相关内容的专项宣传,1分;其余0分。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宣传(3分)。

1)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宣传方式,1分;其余0分。

3

2)宣传内容覆盖三减三健各个方面,1分;其余0分。

3)全年至少6次,1分;其余0分。

(二)开展专项活动。(15分)

1.适宜技术与工具的推广与评价(11分)

1)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1分。

11

查阅资料

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总工会、各乡镇(街道)

2)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及以上,各1分,共2分。

复审: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5年下降15%以上,各1分,共2分;10%—15%,各0.5分,共1分;其余0分。

3)辖区内儿童窝沟封闭服务覆盖率≥60%3分;60%以下0分。

辖区12岁儿童患龋率〈25%3分;其余0分。

4)将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逐年提高50岁及以上人群骨密度检测率,2分;其余0分。

2.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能力建设。(2分)

1)在健康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中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并现场询问了解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开展情况

复审:每年至少招募并培训5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分,其余0分。

2)每年举办或者组织参加三减三健相关培训至少一次,1分;其余0分。

3.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五进活动。(2分)

1)覆盖家庭、社区、学校、单位、医院等五类场所, 1分。

2

2)每年至少开展2项特色现场活动,1分;其余0分。

四、体系整合(30分)

(一)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15分)

1.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1)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方案,4分;其余0分。

8

查看相关的制度及信息平台,查阅相关的文件及考核情况

县卫生健康局

2)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4分;其余0分。

2.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1)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督导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2分;其余0分。

7

2)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3分;其余0分。

3)疾控机构、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2分;其余0分。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15分)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组织本单位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5分;1次,2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5

查阅培训的相关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2.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

1)二级及以上医院每年组织本单位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4

2)二级及以上医院每年组织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病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接受上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6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接受上级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组织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2分;1次,1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分)

(一)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6分)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1)当地社会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0.5分;其余 0分。

1

查阅宣传的相关资料

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健康局、县融媒体中心

2)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0.5分;其余0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性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

辖区每年至少开展6次围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每次0.5分,共3分;其余0分。

3

3.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1)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0.5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和现场查看

县教育局

2)健康教育课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心理健康、伤害预防(溺水、烧烫伤)等内容,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学时,0.5分;低于6学时0分。

3)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70%0.5分;其余0分。

4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0.5分;其余0分。

(二)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9分)

1.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70%5分;60%—70%2分;60%以下0分。

5

查阅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2.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4 分;20%—25%2分;20%以下不得分。

4

查阅资料

(三)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5分)

1.辖区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

1)有5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0.5分;其余0分。

1

查阅资料

县文旅中心

2)配有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0.5分;其余0分。

2.每年至少开展1次由社会团体组织和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

定期开展由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承担参与并积极支持的健身活动,每年≥1次,1分;其余0分。

1

3.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的社区覆盖率≥50%3分;40%—50%2分;40%以下0分。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或每年参加人数不变者分数减半。

3

县卫生健康局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70分)

(一)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17分)

1.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1)学生健康体检率≥90%2分;80%—90%1分;80%以下0分。

7

查阅教育部门数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

县经信局、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总工会

复审:学校对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覆盖率≥50%2分。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2分;80%—90%1分;80%以下0分。

3)每2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50%3分;40%—50%2分;40%以下0分。

2.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早期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1)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达到100%2分;其余0分。

10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抽查医疗机构资料、信息系统

县卫生健康局、县妇联

2)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每11分,满分4分。

3)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70%2分;50%—70%1分;50%以下0分。

4)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1分,其余0分;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1分,其余0分。

(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20分)

1.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

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1分;其余0分。

5

查阅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2)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50%2分;其余0分。

3)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2分;其余0分。

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及以上,3分;25%—30%1分;25%以下0分。

3

查阅家庭医生签约记录

县卫生健康局

3.提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

130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60%2分;55%—60%1分;55%以下0分。

4

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

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

2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55%2分;50-55%,1分;50%以下0分。

4.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1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2分;60%—70%1分;60%以下不得分。

4

2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2分;60%—70%1分;60%以下不得分。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70分)

5.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及以上,2分;3%—5%1分;3%以下0分。

4

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

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及以上,2分;3%—5%1分;3%以下0分。

(三)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15分)

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1)建立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4分;其余0分。

10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

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3分;其余0分。

3)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3分;其余0分。

2.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1)应用互联网技术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3分;其余0分。

5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2)应用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2分;其余0分。

(四)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7分)

1.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务区。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100%2分;

4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

2)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70%2分;70%以下不得分。

2.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1)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1分;

3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2)推广使用中医防治慢性病适宜技术,1分;

3)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1分。

(五)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4分)

1.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

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残联

2)提高签约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1分;其余0分。

六、慢性病全程管理(70分)

(五)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4分)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1)按基本药物目录配置,1分;其余0分。

2

查阅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复审: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立药物绿色通道(包括延伸处方或长处方)1分。

2)按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1分;其余0分。

(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7分)

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1)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1分;其余0分。

4

查阅资料

县卫生健康局

2)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1分;其余0分。

县医保局、县总工会

3)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分;其余0分。

2.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1)辖区内乡镇(街道)均设有为居家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分;其余0分。

3

查阅资料

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

2)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达到100%1分;其余0分。

3)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达到70%,得1分;50%—70%,得0.5分;50%以下0分。

七、监测评估(30分)

(一)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20分)

1.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

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含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肿瘤随访登记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达到基本技术指标,完成报告。

10

查阅资料

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保局、各乡镇(街道)

1)死因监测,2分;其余0分。

2)慢性病与营养监测,6分。

3)肿瘤随访登记,2分;其余0分。

2.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1)利用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5分;其余0分。

10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县卫生健康局、大竹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2)慢性病监测数据管理利用得到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推广,5分;其余0分。

七、监测评估(30分)

(二)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10分)

1.辖区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

1)规范制定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方案,2分;其余0分。

10

查阅资料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2)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完成调查技术报告,2分;其余0分。

3)技术报告信息来源权威、准确、多元、综合,报告结构完整,有背景、方法、现状与主要问题、资源分析、预期目标、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等内容,2分;其余0分。

4)技术报告调查结果清晰、调查依据正确、对策合乎逻辑、目标设定科学、措施设计得当,2分;其余0分。

5)技术报告结果用于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2分;其余0分。

八、创新引领(35分)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35分)

1.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 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达5项,10分;2-4项,5分;其余0分。

10

查阅项目计划书和总结报告资料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未达到提高实际效果者分数减半。

2.总结有创新、特色案例。

创新特色案例达2个,案例撰写符合要求,15分;1个,10分;其余0分。案例撰写不符合要求者分数减半。

15

查阅案例文件及相关的原始素材等资料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复审:区别于建设年份的创新特色案例达到3个,撰写符合要求,15分;2个,10分;其余0分。案例撰写不符合要求者分数减半。

案例撰写要求包括:主题鲜明突出防控重点、技术流程清晰逻辑性强、特色突出创新意识明显、易于被推广可操作性强。

3.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得到有效推广应用2项及以上,5分;1项,2分;其余0分。

10

查阅省级推广的文件,推广后的反响等资料

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办公室、县委宣传部

2)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在辖区外得到有效推广应用2项及以上,5分;1项,2分;其余0分。

合计

300

 

 

300

 



分享到: